新华全媒+丨换个角度赏“月”!微观下的月壤也很美
4月19日,观众在展览上观看月壤颗粒景深合成显微照片。近日,《阅壤——月壤科研成果主题艺术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站在该校现
2023-04-21
4月19日,观众在展览上观看月壤颗粒景深合成显微照片。
近日,《阅壤——月壤科研成果主题艺术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站在该校现代艺术中心开幕,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们通过对月壤进行显微成像和数据融合,形成月壤的显微照片,让人们领略细如粉末的月壤颗粒中隐藏的美丽微观世界。2020年,嫦娥五号完成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本次展览即是以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为创作对象。
(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影报道
4月19日,观众在展览上进行AR(增强现实)互动。
这是4月19日拍摄的展出中的月壤颗粒景深合成显微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图中照片为4月19日拍摄的展出中的不同月壤颗粒正交偏光显微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22年6月14日拍摄的“超级月亮”(新华社发胡攀学摄);下图为2023年4月19日拍摄的展出中的月壤颗粒正交偏光显微照片。新华社发
4月19日,观众在展览上观看月壤颗粒正交偏光显微照片。
4月19日,观众在展览上观看月壤颗粒正交偏光显微照片。
4月19日,观众在展览上观看月壤颗粒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全景照片。
来源:新华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