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正文

【原】916陈婵婵.小学教师的教学如何做到两手都硬:见习所感

2023-06-07 10:57:32个人图书馆-高教课堂研讨


【资料图】

在A小学见习的一周里,我见识到小学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中的卓越表现,最终来源于日常的“两手都要硬”。

教学准备:备课注重设计与素材

教学优秀的前提是备课充分。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含义。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教育教学工作亦然。

备课需要提前构思好教学的设计。要讲好课一定要提前做好许多准备工作,备课中,教学设计能力既是教师的一种综合教学能力,又是一种创新能力,它在教师教学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备课属于教师的职责内容,是教师应该遵守的教学规则。教学无止境,备课也无止境,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坚持不懈。

备课还需要准备充足的教学素材。教师平时的备课也是材料的准备过程,这就包括了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和专业书籍,浏览网站,实地考察参观,观看电影电视、文娱节目和体育比赛等来开阔眼界、启迪思想、搜集信息、拓宽知识领域、丰富知识储备,从而汲取更多有益的东西,以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

见习中我在备课方面收获颇多。在听课过程中,除了听教师讲了些什么,我还会去思考他的是如何讲解、如何分析以及如何安排教学内容的。我会将这些优秀的课程写成教案,反复修致、不断完善,使自己见习的每一节课都紧贴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吸收相关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生知识,如果我们仅仅懂得书本上的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

教学实施:讲课突出风格与思路

在见习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老师的讲课风格和思路,在必要时用笔记录下老师讲课的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在以后的备课中取其长避其短。在讲课上需要注意的主要是以下两点。

一方面是教学的风格。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选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但我深知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并不是一疏而就的,还需要不断反馈进行修改与校正。这次见习我发现每一个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风格都不太一样,但更多的相同之处在于,优秀的教师总是会注重和同学们的相处。在听课期间,我发现教学方面的改革正悄然发生。课堂由以前的“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的模式,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也逐步成为了老师们追求的教学成果。

比如,我的导师Z老师上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讲台上表现得自信大方语言也非常标准。Z老师的课堂是我听课听到的最活跃的课堂,老师每一次提问班级都会有大半的同学举手,除了充方利用多媒体,Z老师还会在课堂上多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全班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之中。这样的研讨风格可以概括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知识,运用知识、联系知识,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优质的教学,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另一方面是教学的思路。在这一周时间里,我总是惊叹于教师们在课堂中展现出的博大精深的业务水平以及娴熟的教学技能,他们总是能在上课的过程中做到幽默有趣、循循善诱、把知识点讲解清楚,做到自然流畅不卡壳,他们也总能有自己的方式去调动全班的积极性。

比如,在五年级n班的语文课还会在每节课的一开始让学生进行一分钟的课前演讲,就体现了系统而精密的教学思路。对于这一分钟的演讲,教师同时关注了“演讲人”与“听众”,她既对演讲者的演讲内容,演讲仪态作出了要求,比如内容清晰有条理、演讲有感情、响亮、流畅等;同时也在每位演讲者演讲结束之后,随机让听众学生对刚才演讲内容进行简单点评建议并让观众打分。我认为这种方式能够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对后面正式进入课堂有帮助,还对培养学生自信非常有效。

高教课堂研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