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文化、哲学、智慧的伟大结晶。“科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围棋文化”“前沿科技”与“艺术”在美术馆中相遇,一种全新的跨界新“局”面将随着三者的激烈碰撞应运而生。
5月30日,“局”艺术VS围棋——中荷日2023年上海邀请展在上海久事美术馆精彩呈现,展览是集合了“围棋文化”“当代艺术”以及“前沿科技”为一体所展开的文化讨论,展览分为“算力·胜力”“相悖·相生”“色空·夺舍”三个版块,共邀请了来自中、荷、日三国的17位艺术家联袂参展,通过“极简主义”“观念艺术”“表现主义”三种艺术流派的40件(组)作品,与围棋、人工智能等话题进行视觉化的互读。
“弈”与“艺”的此呼彼应中国“围棋”文化,作为本次展览的思想引导与美学逻辑,与展出的艺术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艺术家在二维平面中的制衡变化,则对应围棋对弈中的黑白子的走势带来的美感;博弈中决策时是棋手的孤寂是对自我的修炼,而参展艺术家则用水来隐喻第三者的加入,隐喻“世事无常”成为对弈中的偶然性;无论艺术家在有限的画面上运用色彩、线条如何经营布阵,还是棋手面对开局的谋略和局部搏杀的大小计算,都是由连贯的选择而形成的理性足迹,这个由时间带入的脉络线,总是让艺术家和棋手陷入对生命对宇宙的沉思,并渐行升华至文化的星空深处。
三种艺术流派的相互交融展览所呈现的三种艺术流派,分别是:以荷兰国宝级艺术家鲍勃·博尼斯所展出的《红与蓝》系列作品为代表的极简主义流派,在展览中表现了元色原理和对比色应用,以几何体的图像关系突出平衡的主题。以中国艺术家马元为代表,所展出的观念主义作品《一切水》,作品表达了水与镜,禅理渗透的形色,徜徉传统文化之海:一切水的艺术观念。以日本艺术家土屋禮一所展出的《红云谱》为代表作品讲述了艺术家从表现到表现主义,归根结蒂又回到表现本源的愿望。
科学探寻艺术的千变万化在展览的展陈设计中首次运用艺术中的色彩原理和透视学知识作为展览的动线,将举世瞩目的“阿尔法围棋”(Alpha Go)以数学算法对阵人类棋手的“世纪之战”所衍生出的思考为展览开篇,展览围绕着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建构过程中艺术相伴相生的关系,总结出人类创造力、表现力、抽象力的并行不悖,以及彼此不可取代却又互生关联的人文特质等话题进行深度探讨,又以当代艺术作品丰富的表现语言将展览中孕育的文化新思想讲述给观众,这些不同领域的文化内核在此交融,共同塑造出这场创意非凡的跨界当代艺术展。本次展览的结尾更是安排了中国人工智能围棋软件——星阵等待着大家。在感悟“艺术”、“围棋文化”以及“前沿科技”碰撞中所产生的新思考后,立刻与人工智能围棋来一场人机手谈。将展览所悟倾泻于现实的博弈,不论胜败,皆会有不同的艺术体验。
2023年,在久事美术馆群落在成立5周年之际,开启了不同领域、多种风格、各具特色的跨界艺术研究项目,“‘局’艺术VS围棋——中荷日2023年上海邀请展”正是其中的重要展览之一。展览将持续到7月21日。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