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广电·爱青岛5月25日讯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当前,青岛全市上下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进解决发展难题。今天起,本台推出“一线调研”专栏,记者深入一线察真情、听民意、寻实策,挖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剖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探索实践,以鲜活样本、典型案例,讲述青岛守正创新、真抓实干的生动故事。
近日,营口路啤酒街上一块设立不久的公示牌,成为了这片网红打卡地上的新“网红”。上线时间不长、网友纷纷称赞、商户感到压力、破解监管难题……深入调研记者发现,这块公示牌“火”得有道理、有价值。
【资料图】
5月20日晚上8点,正值周末,夜色中的营口路啤酒街,生意红火。有些正在挑选去哪家餐馆的顾客,会在路口的这块LED公示牌前驻足,窗户大小的屏幕上,滚动着近10天内投诉较多的餐馆,既显示投诉次数,也公布店名地址。公布的是“黑榜”,却让消费者“很买账”。
营口路啤酒街以营口路海鲜市场为中心,0.4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着320多家餐馆,烟火气十足。今年“五一”期间,这里客流井喷,最高单日超1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疫情后的消费释放,带来了滚滚商机,也让管理压力空前。如何守住流量,红得长久,是营口路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由这一区域餐饮业户组成的行业协会,台东益家协会下决心“动真格”,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设置了这处“曝光台”。
5月5日,公示牌启用,立刻成为了搅动市场的一条“活鱼”。只要上了榜,哪怕只有一次投诉,也让商户“压力山大”。
闹心归闹心,解决问题得靠行动。有商户告诉记者,自己在被曝光第二天就发了招工广告,增加店内的服务人手。
不仅上榜商户坐不住,没上榜的商户也并非高枕无忧,各自主动练起了“内功”。
连锁反应下,公示牌在网络上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网友对这种不护短的做法纷纷点赞,给营口路又加了一波热度。在几乎不增加行政成本的情况下,一块小小公示牌,在推动行业自律上迅速形成了“四两拨千斤”之势。
不过也有商户担心,一次曝光是否会让生意一蹶不振,难以翻身。对此,消费者给出了这样的反馈。
还有商户担心,未来是否会有恶意投诉导致误伤的情况。采访中,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都表达出一种共识,效果已经显现,但是探索并非是一招鲜走到底,对公示效果会持续跟进,不断完善。
当然,一块公示牌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想走得更远,营口路啤酒街要付出的努力还有很多。而无论管理模式如何创新,都不应离开提升服务这一核心,意识到这一点,也就抓住了从“网红”走向“长红”的关键。
调研手记:“以小博大”不妨再多些
小小一块公示牌,撬动了市场“微治理”。一个关键点在于,在行业自律主导和社会监督助力下,微成本激发出超级“化学反应”,单向的执法监管变成了多元的共同治理,为提升市场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何在更多场景、更多领域中,构建这样的“多向奔赴”,以共治促善治,为发展添活力,值得我们调查研究,下功夫做好文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