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明中院:
近日,宁化法院执行局在工作实践中,通过邮政寄递物流大数据平台反馈信息探索出小额案件执行新路子。
(资料图片)
案情简介
刘某与张某为同事关系,张某以没钱交房租、家里出事为由陆续向刘某借款共计17300元。
后经法院判决,张某仍未履行还款义务,刘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大数据查询来帮忙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多方调查仍无法与张某取得有效联系,承办法官通过全国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福建省司法查控系统查询了张某的财产信息,未发现张某有可供执行财产,因张某户籍地远在千里之外,在疫情期间受托法院也无法开展现场调查,案件执行陷入僵局。
2022年12月,刘某向承办法官反馈,张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其日常消费视频,明显具有还款能力。
承办法官遂向上级法院报送名单,通过邮政寄递物流大数据平台查找张某信息,利用大数据查询发现张某常用网络购物预留的收件地址和电话,进而研判出张某经常居住地址在厦门某地。
申请执行人刘某恰好在该地务工,便找到张某进行协商。承办法官通过电话对张某释法明理,严肃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需承担的法律后果。最终,张某迫于强制执行压力,联系其家属代为履行了还款义务。
近年来,宁化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宗旨,积极探索小额案件快速、高效执结的方式方法,加大对执行标的额小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案件的执行力度,真正使法律文书的“白纸黑字”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
文稿来源:宁化法院
关键词: